9月27日晚19点至21点,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举办了第二期“张彭春人权论坛”,本期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人权发展的现实关切与理论回应”。借2014年中国高校人权教育研讨会的契机,本期论坛请到了国内人权法学界的八位知名专家学者与南开大学的同学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他们分别是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班文战教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柳华文教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孙世彦教授、来自西北政法大学的王秀梅教授、来自广州大学的杨松才教授、来自外交学院的张爱宁教授、来自中共中央党校的张晓玲教授、以及来自四川大学的周伟教授。
班文战教授从个人经历入手,与同学们分享了对于人权问题关注的原因。他指出,人权对于国家、政府及个人都极其重要,它与我们的生活直接相关。人权问题最核心的是人的问题,在学习人权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的教育;能做好人,社会上的人权问题也会减少。
柳华文教授从“法治、发展和人权”三个维度对人权理念在中国的出现及演进进行了阐述,首先梳理了中国在人权保护上的立法,并指出法治应当以人权为目标,点明中国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到更全面的关注。梳理了它们各自的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孙世彦教授主要介绍了中国与公民政治权利公约的关系。我国已经签署了这一公约,但尚未批准,而在联合国普遍定期审议中提出问题最多就是建议尽早批准该公约。孙世彦教授特别指出,尽管我国未批准这一公约,但它确实在对中国发生着影响,而在未来的立法、法治发展中会越来越发现这个公约对中国的影响。
王秀梅教授就“国内流离失所者的国际法保护问题”这一大家比较陌生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她首先梳理了联合国及一些区域组织、国内法中的对此问题的规定,及一些实际案例,希望这个对特定少数人保护的问题引起大家的关注。
杨松才教授贸易中的劳工权利与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他首先梳理了贸易与劳工问题相关联起来的历史,并指出尽管劳工权利并未被纳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约体系,但在一些新的区域性国际贸易条约中已经加入了劳工条款,且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国内立法中也有了相关的规定。对于这一趋势,我国目前所做的应对工作尚有诸多不足,但这一趋势需要我国的认真对待。
张晓玲教授以问答的方式从近期的一个乞讨老人的案例展开来,从对贫困、社会救助问题的探讨,延伸到了当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仁”的精神的消弭,呼吁大家铭记张彭春在《世界人权宣言》中所作出的贡献,并保留“仁”品质。
张爱宁教授富有逻辑性地与大家探讨了人权与主权之间的辩证关系。她指出,国家主权是对人权进行保护的基础,而国际人权公约又构成了对主权的一种限制,从这个角度看,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但她指出,这个问题最终应落脚于人权,二者应该是形式与内容,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国际社会所有的努力,人才是最终的目的。
周伟教授主要通过几个典型的就业、乘车乘机中的乙肝歧视、艾滋病歧视的案例及所引起的反歧视诉讼,以及个人和社会组织在其中的参与,向大家生动地讲述了司法中的人权保障,周伟教授指出,这是一个新话题,但进展非常快,值得大家去关注、研究。
本期论坛由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唐颖侠老师主持,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常健老师作出点评。南开大学法学院和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50余名师生参与了本期论坛,反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