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ESG与人权培训示范企业”培训会
2023年11月19日,ESG与人权培训示范企业培训会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纺织联合会、中国五矿化工国际商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友钴业、隆基绿能、万宝缅甸铜矿公司、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百度有限公司、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天齐锂业、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鲁泰集团、蔚来ESG公司、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农垦集团保加利亚公司、天津欧柏威股份有限公司、大成(天津)律师事务所和德恒(北京)律师事务所三十余位企业代表、来自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复旦大学、云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法学院、同济大学、广州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商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和新疆大学等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中宣部、天津市国资委、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的政府部门代表参会。
培训会下设四个单元,分别为“企业对人权培训的现实需求”“企业人权培训制度的体系构建”“海外投资与企业人权培训”“人权培训示范企业的评价标准”,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就企业所面临的人权挑战以及如何创设人权培训示范企业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首先企业代表指出自身所面临的人权挑战、表达了对企业人权培训的迫切需求。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发展部主任孙立会指出了BHR在企业内部应用中存在的七个困境以及供应链的七个挑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任王青认为贸易形势的多样性的背景下如何满足国内国际规则的不同要求是当务之急,希望相关专家能够为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赋能;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ESG与可持续发展部高级主管吕基成指出目前企业仍然在识别人权内容、开展人权调查和人权风险评估方面面临挑战;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ESG与可持续发展总监王卫娜指出企业目前仍然面临可能被列入实体制裁清单的风险,以及如何满足供应链溯源要求等诸多挑战。
随后,业界代表和专家学者还分享了在应对人权风险方面的经验并提出相应建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员泰尔认证社会责任主管常琳着重介绍了互联网行业的ESG信息披露现状,指出了披露报告的发展趋势、报告组成、披露语言并详细阐明了透明规则的特点及作用;万宝缅甸铜矿公司原党委书记罗大庆围绕亚洲最大的湿法冶炼铜矿项目——莱比塘铜矿项目,详细总结了人权风险应对方法,包括对标国际标准、获取“社会许可”、获取“环境许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及重视利益相关方管理;北京金问律师事务所律师姚鹏认为ESG是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管理、社会责任的结合,更加突出人权主题,现阶段企业应当理解规则、提高包容性并做好内部和外部的准备。新疆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张建江从行政法的角度阐述了行政指导介入的正当性逻辑,认为政府也是利益相关者,应当帮助企业进行人权方面的合规建设,分阶段指导企业树立ESG理念;云南大学法学院人权中心主任刘红春介绍了企业所需要的人权知识以及如何获取知识并提出了企业外部教学和内部自学相结合的人权意识和知识培训路径以及内部和外部的风险防控机制。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李子瑾认为企业人权培训应当以企业与人权的一般理论、企业的人权、企业生产经营者的人权、企业劳工的人权、企业消费者的人权和企业人权尽责为内容,企业内部、高校/机构/业界和国家在建立人权培训示范企业过程中应当合力发挥作用。
最后,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颖侠指出开展企业人权培训既是企业的需求,也是学界的责任,需要企业与理论界的交流互动。开展人权培训示范企业评社工作仍然面临的诸多问题,如评社主体、评社标准等,需要各位专家代表贡献智慧。此外,还应当建立一个共享平台,为学界和企业提供交流渠道和合作机会,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权培训,并逐步完善该机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首席研究员梁晓晖提出了六项关于人权培训的内容标准和形式标准,并从知识产出、生产方式、平台依托、推广方式、激励机制、影响延伸等六个维度构建了为期两年的中国人权培训示范企业实验室的初步构想,以期为中国人权培训示范企业的设立推动进程。

(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