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研究中心 English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学术资源 人权研究 人权教育 人权培训 人权交流 专家队伍 人权会议 人权动态 张彭春人权论坛 ESG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们
   ESG与企业可持续尽责培训
   研究成果
   在研项目
   国际交流
   研究团队
研讨会系列
当前位置: 首页 >> ESG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 ESG与企业可持续尽责培训 >> 研讨会系列 >> 正文
2023年“区块链技术创新、公司治理与法律规制”研讨会顺利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8日 16:54
 

13690

2023年7月7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召开区块链技术创新、公司治理与法律规制培训会,本次会议聚焦于数字技术这一新兴领域,围绕着区块链技术、金融创新、公司治理与法律规则进行了多学科的对话。来自中国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博雅正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律师协会的实务部门代表、高校教师和期刊编辑共200余人参与培训。

会上,实务部门代表分享了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发展前景及潜在挑战。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李青山研究员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外的具体应用和发展领域,具体分析了博雅正链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场景并提出金融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在法律监管方面、隐私安全方面、技术性能提升方面以及行业融合拓展方面的具体建议;天津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与互联网专业委员会王戬主任分别以版权保护、电子数据证据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三个角度具体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具体应用;中国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创新中心张晓京副总经理从数据要素流通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介绍了数据要素流通背景,详细分析了区块链技术的定位、核心价值和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要素流通解决方案等内容并提出关于穿透式监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随后,各位专家学者对区块链技术与法律规则的结合作了交流探讨。南开大学法学院唐颖侠副教授从工商业与人权的背景下指出了全球供应链治理的可持续性挑战,进一步阐述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的基本内容、区块链与可持续的供应链的关系,并从四个层面介绍了区块链应用于全球可持续供应链的具体场域,最后还提出了区块链对可持续供应链治理的限度问题,引发思考;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数字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博教授首先介绍了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也表示区块链技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远超数字货币领域,区块链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多个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以及金融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权中心主任肖君拥教授阐释了区块链技术的产生与沿革并对区块链的概念进行定义,他指出区块链技术应用既带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相应的法律风险,肖教授指出区块链是一种沟通虚实价值的共用品,对现实的映射需要得到法律的承认;对外经贸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张鹏研究员首先指出数据跨境调取问题的根源不同价值的冲突,对比了中美企业的应对方法的不同之处,详细介绍了数据跨境调取的国际规则发展现状并探索了除现有《云法案》模式之外的解决方案;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晟旻副教授在区块链的视角下,分别分析了个人数据保护从隐私权到知情权的目标转向、从绝对权到相对权的效力转向、从占有权到使用权的内容转向三部分内容。

闭幕式上,南开大学王彬教授指出本次会议体现了跨学科的对话和多领域的交融,对区块链技术的本质与特征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对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法律、国际贸易等场景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对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和货币领域、支付领域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论证。此外,本次会议还体现了技术拥抱和技术反思两种学术立场,技术在带来福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基于安全和自由的风险与挑战,下一步应当积极探索一种妥当的规制模式。

(高明)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CopyRight 20012-2013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文科创新楼 联系电话:022-23501318